一元錢的故事
時間:2023-08-03 08:51:56
講述人
公司總經理張衛軍
溯本追根二十年,結緣只為一元錢。
而今識得君真面,善小元來即大賢。
———題記 蔡萍
這是一則老人與黃商的故事,剛聽完公司總經理張衛軍的講述,我便唏噓不已,故事情節一直激蕩于胸,濕潤了我的眼眶……
在名利世俗中穿行,總有人像旗幟一樣鮮明;在風雨飄零的黑夜里前行,總有人像一盞明燈,溫暖了自己也照亮別人。當我們一直在努力尋求如何維護與顧客之間的關系時,他用行動給我們指引了未來的方向。
他就是原黃梅縣工商銀行工會主席任上退休的王紹華老人。
2003年9月6日,天氣微涼,黃梅黃購店在一片歡騰聲中盛大開業。琳瑯滿目的商品和熱熱鬧鬧的氣氛吸引了不少附近的居民。開業后不久,一天上午,門店迎來了一位70多歲的老人王紹華,他選購了一袋大米和一壺色拉油。當時正好我們的防損員李康平在收銀臺的出口,看到老人年齡這么大,還要提這么重的物品,于是幫他把米油提到超市門口,方便老人提走。在交談中得知老人住在距離超市500米外的工行宿舍,路程不遠,但是對于70多歲的老人,李康平還是很不放心,于是在路邊招了一輛攬客的三輪車,并且自掏腰包支付了一元錢,讓三輪車師傅幫忙送老人到家。
第二天,服務臺收到一封題為《一元錢的故事》感謝信,信是王紹華老人寫的,信中贊賞了黃商超市以誠待客的服務態度,贊揚了李康平樂于助人、無私奉獻的優良品質。收到感謝信后,時任黃梅黃購店經理的張衛軍第一時間帶領相關員工上門回訪了王紹華老人?;卦L中,令他們感動的一幕出現了,只見老人家房門后面黃商商品宣傳單都像報紙一樣夾得整整齊齊,儼然把黃商超市當做自己的家。在交談中,老人很有心地提出一些零售業的建議。得知老人喜歡寫作,各類刊物發表過不少文章時,張經理非常敬佩?;亻T店后,經張經理提議,門店管理人員研究決定聘請王紹華老人為"榮譽經理",老人成了黃梅黃購店不拿一分錢的編外人員。
從此,因為這一元錢,王紹華老人便與黃商結下了不解情緣。
黃梅黃購店為王紹華老人準備了一張辦公桌,方便老人寫作,忙時老人幫服務臺收發,顧客寄存的物品,在收銀臺幫忙裝袋,在超市出口處防損……力所能及地找活干,為商場贏得了良好的口碑;每次門店召開員工大會,“榮譽經理”王紹華總會發表語重心長的講話,讓員工深受感動和教育;在經營理念、宣傳工作還不很完善的2003年,他收集員工和顧客寫的有關黃商方面的文字,并自己撰寫黃商新聞在《黃岡日報》發表,還編發了內部刊物,在員工手上相互傳閱,為公司營造了良好的文化氛圍,也擴大了黃商集團在社會上的影響力。
"我是黃商人,誠實信守恒。公平迎賈市,友善待佳賓。志理存高遠,言行諾萬金。商道傳世代,百煉鑄丹心。"當張衛軍、曾丹、司凱等高管二十年后還能清晰地將王紹華《我是黃商人》背出來時,筆者的內心被震撼了。一方面因為老人無所回報地為黃商奉獻余力,持續發光發熱的緣由;另一方面也因為是黃商人心存感念將老人的善心銘記于心的緣故。
此后四年多的時間里,老人繼續做著義工,奉獻著他的余熱,用老人的話說,我的前半生在工行,后半生在黃商,服務了顧客,充實了自己。
后來,由于老人年事已高才回家休息。在老人彌留之際,黃梅黃購店管理人員多次探望老人,老人去逝時,公司工會主席陳小燕等專程赴黃梅參加了王紹華老人的葬禮。
王紹華老人雖然去逝了,但他家與黃商的故事到并沒有結束,他的子孫都成為黃商忠實的粉絲,成為黃商最親密的顧客之一。
講述人
公司副總經理兼綜超事業部總經理
老的一輩給我們樹立了榜樣,而接下來公司副總經理兼綜超事業部總經理司凱給我講了一個年輕人的故事也讓人深受人感動。
二十多年前的一天,一個年輕人來到黃州購物中心服務臺,羞澀地向服務員提出退貨要求。當服務臺員工詢問他緣由時,他難為情地說身上錢花光了,沒有坐公交回黃岡師院的錢。于是提出退掉剛選購的部分商品作為回校車資。
說者無意,聽者有心。
路過的收貨組優秀員工朱建文不假思索地掏出一元錢交給青年學生。青年人滿懷感激地拿著商品和一元錢離開了。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朱建文沒打算收回,只想幫助同學的一元錢,青年學生第二天早上便來歸還,并因此事與黃商結緣。
此后的每個周末,我們的員工便能看到這位青年學子和他的同學在賣場選購的情形,并且一直持續了好幾年。
于細微處見服務,于點滴中見精神。
兩個很暖心的一元錢的小故事說明,當我們心存善意,向善而行的那一刻就必結善緣,從而得到顧客認可。這便是黃商集團四十年來耐以生存和發展的精神力量。